英文同位語用法:逗號是關鍵
作者: Wallace
發布日期: 2014 / 1 / 24, |
人已瀏覽 |
以下是與華樂絲合作過的客戶




















導言
在英文寫作技巧中,同位語是增加句子變化的好方法,而且可以把較長且混亂的句子縮短。要想有效運用同位語,我們必須先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和規則。
同位語?
同位語本身是名詞或名詞片語,放在一個名詞或名詞片語旁邊、產生幫助說明的作用。(1)
例如:「The front bumper, a plastic cover reinforced with metal, is attached to a vehicle for protection.」
在這個句子裡,「front bumper」是主詞,「a plastic cover reinforced with metal」就是用於說明這個主詞的同位語。
同位語,用還是不用?
同位語通常放在它的先行詞*後面,產生解釋、分辨或重命名的作用,一般認為與先行詞同義。
也就是說,在某種程度上,同位語可以取代它的先行詞。
我們再來看看上一段中出現的例子,「a plastic cover reinforced with metal」可以取代它的先行詞,也就是「front bumper」。因此在使用同位語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常常問自己:「這個同位語是否可以取代它所指明的詞或片語?」
*先行詞是由出現在後面(偶而會遇到出現在前面的情況)的名詞、名詞片語或子句所代表的名詞、名詞片語或子句。(2)
必要還是額外?
同位語包含的資訊可以是必要的,也可能是額外的。如果是必要的資訊,則稱為限定性同位語;額外的資訊,則稱為非限定性同位語。所謂必要資訊,指的是能將先行詞的範圍縮小的單字或片語,這類同位語對於讀者理解句子意思是必需的;而額外資訊則是對傳遞資訊有所幫助、但並非必要的。
《芝加哥寫作風格指南Chicago Manual of Style》有以下說明:「若將限定性同位語從句子中移除,會使它所限定的單字或片語變得意思不明。」(3) 要區別必要和額外資訊,一般的法則是額外資訊以逗號區隔,而必要資訊則沒有。
例如,在「The study 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Fuzzy Logic is widely used in fuzzy research」中,「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Fuzzy Logic」是先行詞「the study」的同位語,它之所以不需要以逗號區隔,是因為它是必要資訊,起到向讀者解釋該研究主題的作用。
如果沒有這個同位語,這個句子中的「the study」幾乎不具有任何意義。
結論
同位語很難完全把握,逗號的用法更是如此。但是,漂亮地使用同位語不但可以提升英文寫作技巧的品質,還可以把冗長、乏味、容易讓讀者誤解的句子縮短。因此,在使用同位語的時候,記住問問自己:「這是必要的還是額外的?」,另外一個口訣是「額外的資訊、額外的逗號。」
References
- American Heritage Guide to Contemporary Usage and Style.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5, p. 37.
- Merriam-Webster’s Collegiate Dictionary, 11th Edition.
- The Chicago Manual of Style. 16th Edition; Grammar and Usage; Para. 5.21 and 6.26
額外相關閱讀推薦:
部落格分類標籤: 文法和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