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Blog » 英文單字Because用法:如何作為句子的開頭?
英文單字Because用法:如何作為句子的開頭?
作者: Wallace
發布日期: 2013 / 5 / 31, |
36189 |
人已瀏覽 |
以下是與華樂絲合作過的客戶
提問:「我的英文老師告訴我絕對不要在句子的開頭使用『because』這個字,我必須用『due to』或其他詞語讓句子長一些,請問我真的不能在句子的開頭使用『because』嗎?」
―來自每學期參加科技寫作課程學生的意見
回答:
如何用「Because」作為句子的開頭
每學期,在我課堂中的學生們,常提出這個文法的迷思。他們相信是不可以「because」作為句子的開頭,認為這樣的句型是錯誤的用法。為何會有這樣的觀念呢?這樣的觀念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原因來自於學校,學生必須在讀完課本裡的文章後回答問題,當他們繳交答案給老師時,英文老師對於答案中出現許多不完整的句子感到沮喪。老師的問題與學生的答句如下:
問題:In academic writing why do we care about our English?
回答:Because we don’t want to be rejected by the journal editor.
這個答案的確是個不完整的句子。
老師發現這些不完整的句子,總是出現在「why」的問句之後,而且都是以「because」這個字當作句子的開頭。因此,老師則禁止學生在回答問題時以這個字作為句子的開頭,奇蹟似地,問題便迎刃而解了:
學生一回答:We don’t want to be rejected by the journal editor.
學生二的回答:We care about English because we don’t want to be rejected by the journal editor.
因此,禁用「because」開頭的句型迷思油然而生。久而久之,這個實用的小技巧掌控了原本文法的主導力。
也許,這是過度認真的學生所造成的錯誤,他們誤解了這個限定規則存在的理由,也或者是因為老師沒有花些時間來向學生進一步多加解釋,老師只說:「切勿以『because』作為句子的開頭」,而不說:「當回答『why』的問句時,應避免使用不完整的句子,技巧在於不要以『because』作為句子的開頭」。
當然,一些勤勞的學生後來成為老師,由於我們很少有人會去質疑自己在學校所學到的規則,因此,這個迷思則如同神話般的散佈開來。
我們必須清楚了解句子「because we don’t want to be rejected by the journal editor」,問題不在於以「because」作為句子的開頭,而是因為這是個不完整的句子。
一組字詞只有在下列條件才能組成一個完整的句子:1) 內含一個主詞 ,2) 內含一個述語,並且 3) 表達出一個完整的想法。我們的例句未符合第三個條件,例句具有一個主詞及述語,但只表達了部分想法,還需要一些部分來補足這個句子。
不完整的想法出現在作者試圖使用從屬子句字句作為獨立的句子。我們不能這樣做,我們只能在獨立子句運用這樣的用法,因為它們都是獨立的。讓子句成為從屬部分的最常見方式是加上一個從屬連接詞,「because」是一個從屬連接詞,就如同「when」、「if」及「while」一樣。從屬子句永遠是複句的一部分,必須透過一個獨立的子句使得想法變為完整。
不完整句子:Because I don’t like stinky tofu.
完整句子:Because I don’t like grease, I avoid going to night markets.
不完整句子:When students acts crazy.
完整句子:When students act crazy, teachers often take sick days.
這些例句所加上的斜體部分是獨立子句。請注意每一個獨立子句都能作為獨立存在。學生在回答「why問句」時,問題不在於以「because」作為句子的開頭,而是他們未能表達完整的想法。
學生之所以產出如此的回覆句型,是因為感覺不需重述已包含在問句中的資訊。老師應瞭解這種狀況,並應該花時間解釋為了避免出現不完整的句子,學生必須重述問題中的資訊。
相關文章推薦:學術寫作可以使用那些連接詞或片語? |
在一般的對話中,不完整的句子是常見且被接受的:
Tom: Why are you acting so crazy?
Joe: Because I’ve been watching you.
在對話中,Joe不會回答:「I am acting so crazy because I’ve been watching you」。
然而,我們是在教授寫作,而非隨意的發言。如果老師在意學生使用不完整的句子,就必須教導學生什麼是不完整的句子並且如何修正。
我建議老師應該告訴學生完整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告訴他們不要以「because」作為句子的開頭
更好的做法是提供詳盡的文法使用規則,更快捷的方式是堅持學生必須表達出完整的想法。
問題:Why do we care about our English?
學生:Because we don’t want to be rejected by the journal editor.
老師:Finish the thought: Because we don’t want to be rejected by the journal editor . . . what?
學生:Because we don’t want to be rejected by the journal editor, we care about our English.
老師:Exactly.
請注意不論從屬子句的位置在哪裡,複句都是正確的。不管從屬子句出現在獨立子句之前或之後,句子同樣都是正確的:
Correct: I avoid going to night markets because I don’t like stinky tofu.
Correct: Because I don’t like stinky tofu, I avoid going to night markets.
老師必須清楚說明這一點:只要我們能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們可以在所有句子的開頭使用「because」。
很遺憾的是,學生經常試圖尋找其他不必要、不怎麼有效、往往不太明確的說法來表達「because」,像是:「due to」、「since」及「as」。
首先,讓我們排除所有表達「because」意思的其他冗長詞彙,例如:「due to the fact that」、「owing to the fact that」、「on account of」及「on the grounds that」。
如果我們使用「because」而非這些片語,那麼我們最多則可以省下四個字,這與我們希望在寫作所呈現的「簡明扼要」的目標相符。
您也應該避免使用「the reason is because」,舉例來說,一個說話冗長卻浪漫的人可能會說:「The reason I care for you is because of your sweetness」。表達時為何不能簡明扼要又浪漫呢?只要說:「I care for you because you’re sweet」。某些人可能偏好「the reason is that」,其實這也是非常冗長多餘的。
相關文章推薦:如何在寫作中避免冗贅詞句 |
現在讓我們討論一下「due to」及「because」
正如目前經常發生的情況,存在著傳統與反悖的用法。傳統的觀點是只把「due to」當作形容詞使用,後面通常會使用be動詞。(1)例如:「The cancellation was due to rain」,那麼「due to」是用來修飾「cancellation」,這個句子有一點正式,但符合傳統的規則。
如果較隨意些,我們可以說:「It was cancelled because of rain」。根據語言純正主義者的主張,您不能說:「It was cancelled due to rain」,因為「due to」沒有任何可以修飾的事物。語言正統主義者主張「due to」是形容詞,不應該是複合介系詞。
極少數的人會在說話時思考形容詞及複合介系詞,因此我們難以得知何時「due to」是作為形容詞使用。Strunk & White (2) 主張當「due to」能被「attributable to」替換時,則可以使用「due to」。然而,Patricia O’Connor (3) 在自己的著作《Woe is I》中建議,以「caused by」或「resulting from」取代「due to」。
她解釋如果一個句子以「due to」作為開頭,就像是「Due to bad weather, school was canceled」,這樣的句子「可能是錯誤的」。
因此,如果您覺得自己認同正統主義者,或是您的文章將被主張此種想法的人所評斷,那麼建議您不要在句子的開頭使用「due to」。
相關文章推薦:Because of 與 Due to有什麼不同? |
現在讓我們來悖逆傳統的觀點
Fowler的《Modern English Usage》指出,反對「due to」作為複合介系詞的看法是:「一個全然二十世紀的現象,但是漸漸看來『due to』這樣的用法將成為二十一世紀自然語言的一部分」(4)。《The American Heritage Guide to Contemporary Usage and Style》(5) 同意並說明「潮流已轉而接受『due to』具有充分資格作為介系詞來使用」。
在檢視過這些證據之後,我們可以說如果您是語言正統主義者,那麼就避免將「due to」當作複合介系詞使用。不管您認同哪一種方式,請記住我們隨時可使用「because」,這也會是較佳的選擇。
我們不需要完全停止使用「due to」,這個片語可以意指「payable to支付」或「supposed to應該」(6)。例如,「You must pay what is due to me」,這是在向欠您錢的人要錢。也可以說:「The train is due to arrive at 3:00am」,意思是火車應該會在那個時候抵達。
「Since」和「because」可以是同義詞 (7)。字典確認了這個用法 (8):「Since it is raining, let’s go inside」及「Because it is raining, let’s go inside」具有相同的意思。
請記住我們可以在句子開頭使用「since」,然而,編輯或審閱者可能會對這個字的雙重意義感到困惑,「since自從」這個字經常指的是經過了多久的時間,像是「Since yesterday, it has been raining constantly」。有時候,使用「since」 的句子可以以兩種方式來詮釋,應避免使用「since」來表達「because」的時機。
以這個語義不清的句子為例:
「He wanted to be a doctor since he was six years old.」
「Since」可以意指「from the time that」或「because」。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as」這個字上,「as」同樣可以意指「because」。所以請記住這些小文法規則,以確保自己不會寫出模稜兩可的句子。
當然,我們很難知道自己何時在無意間表達地含糊不清。總而言之,英文提供許多表達的「because」方式,某些方式是冗長的,應該避免使用。其它方式,像是「since」及「as」必須謹慎地被使用,以免混淆讀者的理解。
相關文章推薦:如何正確使用since |
參考資料:
(1). Garner, B. Garner’s Modern American Usag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p. 277.
(2). Strunk, William; and White, E.B. The Elements of Style, Fourth Edition. New York, Longman, 2000, pp. 44-5.
(3) (7). O’Conner, P. Woe Is I: The Grammarphobe’s Guide to Better English in Plain English. New York: Riverhead Books, 1996, p. 110, 190.
(4) (6). Burchfield, R. W, ed. The New Fowler’s Modern English Usage. Third edition. New York: Oxford, 1996, p. 232-233.
(5). American Heritage Guide to Contemporary Usage and Style.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5, pp. 151-2.
(8).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4th Edition.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2006, p.1624.
額外相關閱讀推薦:
- 學術論文寫作中使用「as」、「because」或「since」用法
- 如何避免在研究結果的部分濫用show一字?
- 如何區分Could、Might、Should等情態動詞的使用時機?
- 助動詞Should、Could與Would之間有什麼差異?
希望我們的英文寫作、英文文法教學及論文期刊投稿指導文章有幫到您!
若有英文編修需求,請試試我們的免費300字試用服務,華樂絲英文編修品質絕對會讓您滿意:
訂閱電子報
提供英文文法、中英翻譯、英文寫作技巧以及碩博士生涯規畫等,專為台灣碩博士生與研究者量身打造的學習內容。每週自動寄送至您指定的Email信箱,隨時都能取消訂閱。
超過 315,000 名中港台碩博士生與研究人員訂閱
華樂絲服務項目
文章搜尋
文章分類
演講活動
2020.11.27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2020.11.19 - 工業技術研究院 |
2020.11.17 - 國立臺灣大學 |
2020.6.16 - 工業技術研究院人力處 |
2020.2.6 - 國立交通大學產學運籌中心 |
邀請Dr. Steve Wallace演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