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Blog » 什麼是「研究稽核軌跡」?為什麼我需要它?
什麼是「研究稽核軌跡」?為什麼我需要它?
作者: Dr. Steve Wallace - 華樂絲創辦者
發布日期: 2024 / 10 / 11, |
287 |
人已瀏覽 |
以下是與華樂絲合作過的客戶
問題:有位博士論文審查委員想要我的論文補充資料。他說這叫「稽核軌跡」。請問他口中的「稽核軌跡」是什麼?它很重要嗎?
什麼是稽核軌跡(audit trail)?
這位委員他所需要的是您提供給讀者一些「證據」。其實,我個人覺得「證據」一詞遭到濫用,我比較偏好用「稽核」,因為我們在做的就是稽核,而您補充的資料能提供幫助。
讀者想知道您做了什麼研究,與誰做了什麼研究、如何做了這些研究、為何進行研究等。因此,您要提供讀者一些資料。我稱這些資料為「稽核資料」,因為這些類似機構定期、獨立審核帳戶時所使用的資料。您的補充資料不單提供結果,還包括您的過程,因此稱為「稽核軌跡」。
論文與期刊的審查委員都對稽核特別有興趣,因為他們工作的一部分就是確保所讀的研究,即您的研究,具有可信度。
相關英文寫作文章推薦:學術研討會論文投稿被審稿者拒絕怎麼辦?
審查委員關注的線索
讀者,特別是審查委員,會從文字中找線索來確保您的研究具有可信度。他們希望找到的資料能顯示:「您的研究扎實,思慮周全,有努力在構思、管理研究時,保持仔細的態度並遵循學術倫理」。審查委員關注的線索有:
一,針對討論的方法,研究是否應用、改良或創新這方法。
二,研究有討論使用特定工具或研究設計的後果。
三,研究提出並解釋研究期間的決定。
審查委員到底在找什麼呢?他們通常想看您對研究資料所做的功課是否紮實、沒有漏洞。有些審查委員可能認為,他們的工作是確保研究的準確度;其他審查委員則可能認為,他們需要找到研究中的可疑之處。不過多數審查委員會在腦海裡直接評估研究,看研究是否經得起批判性審查。有些學術領域的讀者會時常檢查研究員對資料的研究。他們認為研究中應該提供詳細的資料與計算過程。不過也有其他讀者對資料與分析方法更有興趣,甚至認為很多資料並不具有可信度。
對研究員而言,「稽核軌跡」的意涵比較不明確:不同領域或研究習慣所提出的問題不同,答覆也不同。因此,您應該先確認該學術領域或特定期刊的期待。有些期刊會期望您提供更多研究方法上的細節,而不同領域也會對細節有不同要求。
提供稽核資料不是那麼直觀。以下是幾點與「稽核軌跡」相關的事項:
研究資料要乾淨
通常研究要通過倫理審查,獲得正式批准時,要確保資料匿名且保密。有些地方,如英國與歐洲,有法律規範資料,明確界定哪些資料可以在哪些情況下公開。然而,「乾淨的資料」可能意味著清除或編輯大量資料,如此一來,造成公開剩餘的資料沒有太大意義。因此,要考量如何平衡公開與隱私,例如:「有沒有哪些情況不適合公開資料?在單盲或雙盲同儕審查時,引用外部資料可能會導致作者身分曝光,這樣還能引用該資料嗎?審查委員是否能在不參閱這些資料的情況下,完成分內工作嗎?」
評估需要提供多少資料
研究資料可能高度重複,因此審查委員有需要全部瀏覽嗎?還是提供部分資料與研究過程即可?要提供研究資料到什麼程度,審查委員才能判斷研究是否具有可信度?
在適合的地方提供稽核資料
提供更多研究資料或分析可能會使您偏離正在建立的論述。因此,您需要思考:「在哪裡提供稽核資料比較好?哪些可以放在主文?哪些應該放在附錄或補充資料?」
稽核資料可能占用您的字數
所有的「稽核軌跡」都會算在總字數內嗎?
資料長度和易讀性
倘若「稽核軌跡」太長,容易讓讀者分心,那什麼時候可以引用其他地方的資料或研究,如雲端資料或研究?這是否會讓審查委員因需要來回翻閱而不易閱讀?
還有更多與「稽核軌跡」有關的事項,且對研究過程有興趣的也不是只有審查委員。我們永遠需要透過清楚、符合學術倫理的方法,向讀者解釋研究邏輯與過程,因為這是讓我們研究具有說服力與權威性很重要的一項環節,也是身為作者的義務。
相關英文學術寫作文章推薦:
- 學術界中偏離正軌的期刊論文審查委員
- 為什麼期刊論文審查時間、審稿過程要很久才能夠完成?
- 如何應付收到期刊投稿拒絕信?
- 期刊編輯想要什麼?期刊投稿應該與不該做的事
- 同儕審閱者關注文章英文表達而非評論想法
希望我們的英文寫作、英文文法教學及論文期刊投稿指導文章有幫到您!
若有英文編修需求,請試試我們的免費300字試用服務,華樂絲英文編修品質絕對會讓您滿意:
部落格分類標籤: 發表論文、投稿期刊
訂閱電子報
提供英文文法、中英翻譯、英文寫作技巧以及碩博士生涯規畫等,專為台灣碩博士生與研究者量身打造的學習內容。每週自動寄送至您指定的Email信箱,隨時都能取消訂閱。
超過 315,000 名中港台碩博士生與研究人員訂閱
華樂絲服務項目
文章搜尋
文章分類
演講活動
2020.11.27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2020.11.19 - 工業技術研究院 |
2020.11.17 - 國立臺灣大學 |
2020.6.16 - 工業技術研究院人力處 |
2020.2.6 - 國立交通大學產學運籌中心 |
邀請Dr. Steve Wallace演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