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Blog » 如何準備醫學論文的參考文獻及閱讀回顧性文章(Review Paper)?
如何準備醫學論文的參考文獻及閱讀回顧性文章(Review Paper)?
作者: Wallace
發布日期: 2013 / 12 / 27, |
47908 |
人已瀏覽 |
以下是與華樂絲合作過的客戶
提問:「我要如何引用醫學期刊的參考文獻?所有的期刊都得來自PubMed嗎?可以引用網站或是未發表的論文嗎?」
―臺灣大學醫學院研討會論文發表課的學生
回答:
在開始科學研究前,必須先進行全面的文獻搜索,以了解該主題有哪些已完成的研究。
所有的調查研究都是立基於前人在相同或相似領域的研究工作,才能替研究增添完整性和可信度,但如何進行文獻搜索並非本文探討的範疇。簡單來說,用PubMed 等線上書目資料庫進行關鍵字搜尋不過是基本功,作者應該補充閱讀近期的回顧性文章(Review paper)和其他類型文章,以及這些作品所參考的文獻。
研究者也應該閱讀較早期的作品並給予評價,然而這類資訊不見得能透過電腦系統的資料庫取得。無論是在準備階段或者在論文將要完成之際,論文內都應該僅包含主要的參考文獻。
大部分期刊希望作者僅引用少量與文章內容有關聯的近期文獻,即便是篇幅較長的回顧性文章(Review paper)也是如此。
準備參考文獻
論文應該只引用與目前研究有直接關聯的作品。在科學論文中,文獻引用一般出現在前言和討論段落中。前言提供與研究或討論主題有關的背景資訊,並簡述在該領域已完成的成果,因此作者們務必要引用他人的相關作品,不應遺漏任何重要的前人作品。
在討論章節中,以先前的作品佐證目前研究論點是很重要的。
在撰寫時,作者應該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與先前已發表的相關作品做比較。與其他已發表作品相左的發現應該要特別註明,並討論造成差異的可能原因。研究中應該比較和引用有類似結果的文章,並在目前研究中註明哪些是其他研究沒有進行的步驟,所以作者需要審慎評估資訊的原始來源。
參考文獻的來源
倘若無法正確告知引用文獻資料的來源,也就是沒有在適當處表明該部分是他人作品內容的情況下,這可能會構成抄襲的嫌疑。雖然有些期刊提供檢查文獻引用正確性的服務,作者仍有責任一一確認參考文獻與其原文的連結。
確認文獻的正確性對線上期刊尤其重要,作者必須確保引用的文獻與原文能正確連結。作者有責任檢查所引用的文獻都不是被撤回的文章(Retracted Article),因為國際醫學雜誌編輯委員會(ICMJE)認為 PubMed 是這類資訊的權威來源,作者可利用 PubMed 來辨識哪些文章已被撤回,建議用「Retracted publication」作為關鍵詞來進行搜尋。
在一般準則下,所有被引用的文獻應該要讓想獲得進一步資訊的人能輕鬆使用和擷取。幾個可能的文獻來源包括:自行出版的書籍、課程提綱、論文集和學位論文。
現今多數期刊偏好以 PubMed 或其他受認同的書目資料庫中所列出的期刊論文作為參考文獻。無論是研討會論文集或期刊增刊,其摘要都不被視為正式出版品,也不應該用作參考文獻,因為其全文尚未經過同儕審查。
同樣地,文章內也不該引用個人通訊資料 (Personal Communication),除非其中包含正式的公開文章中所沒有的重要資訊。在這樣的情況下,通訊日期和人名都應該明確寫出,且作者必須取得該通訊的書面引用許可並確認通訊內容正確性。
引用已被接受卻尚未出版的文章時,必須加上 「in press」 的字樣,作者在引用前必須確認該篇文章已被接受。尚未被接受的投稿文章皆為未發表論文(Unpublished Observations)。
一般來說,大部分期刊不建議使用未發表論文,除非有其重要性,不然應避免引用此類文獻。作者在引用網頁資訊時應特別注意,建立網站並不困難,如果該網站經重新設立或無人維護的話,資訊可能會消失,或者是每次在網頁上所得到的資訊可能都不大相同。作者在引用時應該選擇有聲望的學術單位、機構或專業來源。
相關文章推薦:找不到與我的研究相關參考文獻怎麼辦?
參考文獻格式
引用書目資料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哈佛系統(Harvard System),另一種是溫哥華系統(Vancouver System)。
參考文獻不只存在於文章主文,也可能出現在論文的其他部分,如圖表說明文字。在哈佛系統中,參考文獻依字母順序排列出現在文章結尾處。在文章中引用文獻時需寫出作者的姓及出版年,並加上括號,如:(Ng, 2007)。
或者,可以將作者放入句子中,做為句子的一部分,這種情況下的引用格式為: Ng (2007) showed that . . .。若有兩名作者,則須將兩人的姓氏寫出,如:(Ng and Peh, 2008) 。
如果有三位以上的作者時,引用第一作者的名字後加上 et al,如:(Ng et al, 2009) 。
同時引用多份文獻時,其順序依出版年份排列,並以分號做區隔,如:(Ng, 2007; Ng and Peh, 2008; Ng et al, 2009) 。
在溫哥華系統中,參考文獻依其在文章內引用的順序進行編碼,並以阿拉伯數字代表文獻,通常會加上括號,如:. . . and figure legends (1, 2).,或是用上標表示,如:. . . and figure legends.1,2。
主要參考文獻格式:
哈佛系統
- 參考文獻列表:依字母順序排列
- 文內引用:作者姓氏加上年份
溫哥華系統
- 參考文獻列表:依引用順序排列
- 文內引用:以阿拉伯數字代表
投稿前作者應該詳讀期刊的出版格式,確認應該使用溫哥華或是哈佛系統。目前大部分期刊採用溫哥華系統或正轉為使用溫哥華系統。
然而,不同期刊對標點符號、字體使用(如斜體、粗體)、字距和縮寫等還是會有不同的要求。這些細節可以由目標期刊的作者須知(Instructions to Authors 或 Author Guidelines)中得知,其中多配有解說範例。
許多主要期刊遵循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的風格,大部分作者對 PubMed 應該都不陌生,PubMed 正是由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提供的一項服務,可讓使用者檢索超過 1800 萬筆來自 MEDLINE 和其他生命科學期刊的生物醫學文章資訊。其中也包含社論(Editorials)和給編輯的信(Letters to the Editor)等。
引用線上期刊的文章時應該採用與紙本期刊文章一致的格式,並加上網址和檢索日期。引用書本資料時,其章節作者、章節標題、編輯、書名、版本、城市和國家、出版商、年份及特定頁碼都需要註明。引用網頁內容時則需要列出下列資訊:作者、網頁標題或內容、網站名稱或網站所屬機構、網址、最新出版日期和檢索日期。
常見問題
許多作者常犯下不重視參考文獻的錯誤,尤其是沒有論文發表經驗的作者。期刊編輯人員通常花大量心力在參考文獻上,而期刊編輯團隊對於不適合、不正確或格式不對的參考文獻,其原稿通常都會被直接退回。
以其他期刊風格呈現參考文獻的文章會讓編輯和審閱者覺得這份稿件是被其他期刊所拒絕的,而作者甚至懶得修改參考文獻格式(或其他改善)就直接再次投稿,這樣的稿件很有可能會經過更嚴格詳盡的審閱。
由於大多數審閱者會閱讀論文所引用的參考文獻,作者需要特別小心關鍵的文獻,或偏好引用某些文獻。在引用文獻上犯的錯誤或粗心會讓審閱者留下壞印象,也會讓編輯和審閱者懷疑稿件中研究方法和結果的正確性。
引用參考文獻時常見的問題:
- 不正確地引用參考文獻
- 未使用重要的相關文獻
- 未明確指出引用他人的作品,換言之:抄襲
- 偏好引用某些文獻
- 未指明引用先前的資料,如圖片、圖表等
- 未依照目標期刊的作者須知修改參考文獻格式
總結
參考文獻對文章的信度而言相當重要,必須要確保所有的文獻都有正確引用。
文獻列表應該僅包含與目前研究有直接關聯的作品,並只引用可以輕鬆檢視和擷取的文獻,如:被 PubMed 或其他受認可的書目資料庫中所收錄的期刊文章。投稿前詳讀期刊的作者須知,並根據其規範對參考文獻格式進行修正。
來源參考:
1. Peh WCG, Ng KH. Effective medical writing. Writing the introduction. Singapore Med J 2008; 49:756-8.
2. Ng KH, Peh WCG. Effective medical writing. Writing the discussion. Singapore Med J 2009; 50:458-61.
3.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Medical Journal Editors. Uniform requirements for manuscripts submitted to biomedical journals. Updated October 2008. Available at: www.icjme.org. Accessed June 14, 2013.
額外相關閱讀推薦:
希望我們的英文寫作、英文文法教學及論文期刊投稿指導文章有幫到您!
若有英文編修需求,請試試我們的免費300字試用服務,華樂絲英文編修品質絕對會讓您滿意:
部落格分類標籤: AMA指南 英文文獻回顧及引用方法 醫學論文
訂閱電子報
提供英文文法、中英翻譯、英文寫作技巧以及碩博士生涯規畫等,專為台灣碩博士生與研究者量身打造的學習內容。每週自動寄送至您指定的Email信箱,隨時都能取消訂閱。
超過 315,000 名中港台碩博士生與研究人員訂閱
華樂絲服務項目
文章搜尋
文章分類
演講活動
2020.11.27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2020.11.19 - 工業技術研究院 |
2020.11.17 - 國立臺灣大學 |
2020.6.16 - 工業技術研究院人力處 |
2020.2.6 - 國立交通大學產學運籌中心 |
邀請Dr. Steve Wallace演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