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Blog » 如何改善研討會投稿的學術期刊論文?
如何改善研討會投稿的學術期刊論文?
作者: Wallace
發布日期: 2013 / 4 / 12, |
9921 |
人已瀏覽 |
以下是與華樂絲合作過的客戶
提問:「請問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善我的研討會投稿論文?」
一位觀眾在中央研究院聆聽關於研討會報告的演講後所提出的疑問
回答:
以下是一些可以實際幫助您改善研討會投稿論文的方法:
遵照研討會的限制、約束、要求和格式。 如果論文徵集通知中要求提供參考文獻列表,請按要求提供;如果要求隨摘要附上自傳,請按要求準備;如果字數上限為1500字,內容請盡量接近這個字數限制。
提交資料要準時,在申請過程電腦化的今天,哪怕只是遲交了3分鐘,您就是錯過了申請期限。研討會投稿論文的同儕評審們根據固定的標準來比較大量的投稿論文。
您不會希望因為內容奇怪的格式、字數過多或過少、缺少或冗長的參考文獻列表的因素而被退回。我們希望,在遵守這些要求之後,您的論文內容能夠讓您從眾多申請者中脫穎而出。
仔細校閱您的論文
在一篇論文中出現一個寫作錯誤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您的論文錯誤百出、超過三個以上的參考文獻有誤、在沒有提供參考文獻的情況下引用他人的內容、重複拼錯一個關鍵的專有名詞、或者錯誤使用一個不恰當的重要詞彙,您將使審閱者清楚地感覺到您的不專業。
閱讀一份有大量拼寫錯誤的論文是一件很惱人的事。雖然這樣很不近人情,但事實就是如此。同時,書寫錯誤會讓舉辦單位覺得作者對於自己的研究也不甚嚴謹。
在論文中專注討論一個問題而不要羅列過多的信息。 很多論文都企圖在15到20分中內介紹大量的內容。這些研究者的論文通常結構混亂,但因為我們迫切的想把一個議題的所有細節都解釋清楚,或者因為我們做了深入的研究和準備,我們很不自覺地就寫得過多及繁瑣。
請記住,論文內容有限,但深入要比廣泛而膚淺好。
通常在一個研討會報告中,您的時間只夠您明確地提出並論證一到兩個觀點。所以要專注、專注、再專注。在一份250、500、乃至1250字的研討會論文中企圖說明過多的內容,只會變成甚麼都講不清楚。
不要為了提高您的研究的價值而過份地批評過往的研究。 您不需要在短短的15到20分鐘內提出革命性的觀點,您只需要提出一個合理的貢獻。否定整個領域的研究只會讓您看起來很沒經驗,通常在這種情況別人會認為您的思考不夠周密與成熟。
一般而言,這樣的作者都只會寫出長篇大論的論文,並且在報告中表現傲慢。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您應該仔細地思考,提出一針見血而且具體的評論。
也不要躲在偉人的背後
新手常犯的另一種錯誤是,不斷重複該領域的重要學者之研究,尤其是那些其著作常在研究生討論課中學習到的著名作者。
這一類報告每一段開頭的幾個句子總是歸納、詮釋、或者大量引用已經發表的成果,在接下來的句子中解釋所引用的觀念,整個報告的過程就這樣不斷反覆相同的步驟。問題是,我們可能都看過那些著作了,而且我們也已經瞭解大部分的重要觀點,別忘了其實我們都參與討論,甚至教授過那些有名著作的內容了。
一篇研討會論文應該提出新的學術貢獻,而不是重複過往的研究。這類型的論文展現了思維上的停滯,讓人看不出來您的貢獻到底是甚麼。
把您最重要的觀點放在論文的第一句
很多論文留待最後一句才提出主要的觀點。雖然這樣能夠引起聽眾好期而期待,但因為讀者是在最後幾秒鐘才瞭解論文的觀點,造成他們需要重新回到開頭,再次審視這些觀點是如何得以論證的。
此外,審閱者需要閱讀大量的論文,如果一份報告開頭第一個句子就陳述了主要的觀點,那麼審閱者就可以透過閱讀接下來的段落判斷觀點是否得到足夠的佐證,或者是這個觀點將如何在最終的報告中呈現。
如此一來,審閱者才能掌握論文的脈絡並藉此來評估論文的價值。
如果讀到一篇論文,其風格是娓娓道來論文的脈絡,我會不斷地問自己「為甚麼要講這個?」或者「作者想說甚麼?」。然而,一份開宗明義的論文能夠讓我相信它有一個明確的觀點,而這個觀點能夠有效地傳達給聽眾。
老實說,很多審閱者根本不會花時間這樣仔細重讀一份論文,因為他們很忙,而且很可能因為許多論文表達不明確,進而讓他們覺得不悅。
我相信嘗試以上方法以後,您的論文會更有機會被採納,而且隨著投稿次數的增加,您也會更擅長研討會的投稿申請。
額外相關閱讀推薦:
希望我們的英文寫作、英文文法教學及論文期刊投稿指導文章有幫到您!
若有英文編修需求,請試試我們的免費300字試用服務,華樂絲英文編修品質絕對會讓您滿意:
部落格分類標籤: 成功的秘訣 研討會準備 碩博士專區 英文論文編修校對技巧
訂閱電子報
提供英文文法、中英翻譯、英文寫作技巧以及碩博士生涯規畫等,專為台灣碩博士生與研究者量身打造的學習內容。每週自動寄送至您指定的Email信箱,隨時都能取消訂閱。
超過 315,000 名中港台碩博士生與研究人員訂閱
華樂絲服務項目
文章搜尋
文章分類
演講活動
2020.11.27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2020.11.19 - 工業技術研究院 |
2020.11.17 - 國立臺灣大學 |
2020.6.16 - 工業技術研究院人力處 |
2020.2.6 - 國立交通大學產學運籌中心 |
邀請Dr. Steve Wallace演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