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Blog » 學術英文寫作技巧:釐清思路、後續編修改寫、了解讀者需求的三大原則
學術英文寫作技巧:釐清思路、後續編修改寫、了解讀者需求的三大原則
作者: Wallace
發布日期: 2014 / 9 / 29, |
3954 |
人已瀏覽 |
以下是與華樂絲合作過的客戶
提問:「我需要發表文章,但卻不知從何動筆。您能談談如何輕鬆面對寫作嗎?」
—台大醫學院博士生
回答:
您的問題非常好。
我將以我在台灣擔任作家和寫作老師的經驗,主觀地來回答這個問題。其他作家可能有不同的見解,但我認為好的學術寫作有三大關鍵原則:寫作和思路的關連性、學術寫作的反覆性、以及讀者在學術寫作中的重要性。
利用寫作來釐清思路
第一個關鍵原則就是利用寫作來釐清思路。
要把想法化為文字通常是很困難的,在許多情況下,我們需要先試著把話說出口,才能了解我們心裡想表達的是什麼。但是問題來了,我們需要把話寫下來,才能決定想說的是什麼,但如果對想說的話沒有明確的想法,我們又沒辦法寫,面對這樣的兩難困境,對大多數的人而言,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接下筆「寫」。
舉個例來說吧,儘管您已經花上好一段時間思考兩個相互關連的問題,但您很可能從來沒有明確地敘述過這兩個問題之間的關聯性,而當您要用文字表達這份關聯性時,為了追求語句的順暢,您自然會需要更精闢的描述它。
雖然一開始的初稿可能稍嫌粗糙,但裡面的文句仍然有助於改進您的寫作思路,就算您對自己寫出的文稿感到困惑、驚訝或失望,其實您都已經比動筆前的您更進一步了。
事實上,這項原則等同於是鼓勵您「多寫」,與其拖延到想通了要說的話之後才動筆,應該是利用寫作來判斷想表達的內容。
然而,雖然這樣的原則一般來說普遍通用,但如此探索性的寫作方式,也有它需要注意的地方。自由的寫作意味著您需要有策略地整理那些粗糙的初稿,較早動筆、並使用較探索的寫作模式,經常會導致連貫性不佳的文句。自由度越高的寫作,越需要積極的後續修改,這也就是我們下一項的重點了。
致力於大量的後續修改
第二個學術寫作的關鍵原則就是致力於大量的後續修改。後續修改有助於改進寫作技巧,這是大多數人都會同意的看法。
然而,儘管後續修改的重要性受到廣泛的重視,許多作者仍不把修改視為寫作過程中必要的一環;如此的抗拒心態,原因之一是這些作者認為他們初稿裡的瑕疵都是異於他人的,也就是說,他們以為初稿裡的缺點都是來自於他們欠佳的寫作技巧,而非任何初稿都會有的本質上的缺陷,這於是間接導致了他們對修改自己的文章缺乏信心。
我建議您換個角度想,與其擔心您的文章需要極多次的修改,試著告訴自己,其實所有的文章都是需要大量的修改的。初稿是應該盡可能的仔細審視,但重要的是,身為作者的您,並不需要遵循那些嚴苛的評價標準,因為只有極少數的人擅長初稿的寫作;過度自我批判,會導致初稿不但無法作為有參考價值的起點,反倒成為挫折的源頭。
接受寫作過程為反覆性高的事實,更能容易理解為何沒有經過大量修改的文章,一般來說是很難被讀者接受的。
另一個會影響後續修改的絆腳石,是作者自己的草稿,許多作者都被草稿耽誤了。
每次我要求學生交份自己寫的作品給我,並要他們在紙上標出自己所做的修改時,通常得到的都只是些模糊且不是很重要的修改。您寫出的草稿可能因為有些瑕疵,看來可能差強人意,但裡面的文句都是一致且連貫的;就算草稿寫得不好,要動手修改可能還是比直接放著不管需要更大的勇氣。
不論如何,您必須把草稿裡的文句當成寫作的「原料」看待,透過修改慢慢塑型,才能達成最終目標。
了解讀者的需求
學術寫作的第三個關鍵原則就是了解讀者的需求,這項原則是基於一個簡單的理念:讀者要的跟作者想的是不一樣的。您認為要寫的內容,和您的讀者其實想知道的,可能差了十萬八千里;這樣的狀況在寫作初期會尤其明顯,而大量的修改是您唯一的解決辦法。
正如我們前面討論過的,最好能回頭檢視初稿裡的文句,同時不斷提醒自己注意讀者的需求,這樣才能不受初稿內容的負面影響。
讀者都是有所期待的,有些是有意識的,有些則是無意識的;有意識的期待可能是來自習慣(讀者在開始閱讀文章前就已經產生的期待),也可能來自作者(讀者在閱讀了一部份文章後產生的期待);而無意識的期待就較為複雜了,它主要針對的是讀者對訊息出現在文章的位置的預期,尤其是在段落或句子之間。本網誌很大一部份的主題,都是在討論如何達到這些讀者所預期的寫作策略。
希望我們的英文寫作、英文文法教學及論文期刊投稿指導文章有幫到您!
若有英文編修需求,請試試我們的免費300字試用服務,華樂絲英文編修品質絕對會讓您滿意:
訂閱電子報
提供英文文法、中英翻譯、英文寫作技巧以及碩博士生涯規畫等,專為台灣碩博士生與研究者量身打造的學習內容。每週自動寄送至您指定的Email信箱,隨時都能取消訂閱。
超過 315,000 名中港台碩博士生與研究人員訂閱
華樂絲服務項目
文章搜尋
文章分類
演講活動
2020.11.27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2020.11.19 - 工業技術研究院 |
2020.11.17 - 國立臺灣大學 |
2020.6.16 - 工業技術研究院人力處 |
2020.2.6 - 國立交通大學產學運籌中心 |
邀請Dr. Steve Wallace演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