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文章架構
作者: Stacy F.
發布日期: 2022 / 11 / 14, |
368 |
人已瀏覽 |
以下是與華樂絲合作過的客戶
在國外接受教育回台灣後,有時候覺得很難跟上台灣的新聞。除了不認識台灣的公眾人物之外,也發現有些新聞稿讀起來不順暢,找不到內容重點。
當初以為是因為長年在外,自己中文退步許多,後來察覺是因為台灣文章的內容架構不是我所習慣的。我的期待是文章第一個段落就清楚陳述整篇的重點,後續內容為該重點的詳細描述。
文章架構邏輯
常見中文文章的架構若是:A=B,而B=C,那麼A=C;例如,若維他命C有健康效益,柳橙汁的維他命C含量豐富,那麼柳橙汁對健康有益。基本上,該架構的邏輯可以簡單理解,看似有條有理,但是遇上篇幅較長的文章,該架構又太單純,則無法完整描述較複雜的論點,又更何況是論文。
延續柳橙汁的隱語,該論述僅考量果汁的維他命C含量,並未討論到柳橙汁的其他營養內容,更未提及柳橙汁的糖分等營養缺點。
這響應了多年前,許多上班族女性開始表現骨質疏鬆(A=B),被醫生勸導要多喝牛奶以攝取鈣,防止骨質持續流失(B=C),故在咖啡中添加了牛奶(A=C);但他們卻疏忽了咖啡為骨質疏鬆的禍首,而咖啡中所添加的牛奶不足抵銷咖啡的作用。這樣的範例也顯示,不是所有的論點可以呈現為 A=B, B=C, A=C 的形式,而這樣過分簡化的論述,給予的資訊並不足夠,容易造成讀者的誤解或質疑。
有層次性的英文論文架構
美國大學的論文寫作要求作者將整;後續所有資訊及論點都是為了證明該前提的假設,這也讓讀者可以調整自己的心態,也能了解看似不相關的資訊被提出來討論,其實是有它的道理。
請想像緒言是整篇文章的基底,而接下的段落是牆壁、樓層等,每個點有條有理的說明,衍伸至下個論點,穩固地往上建構,直到可以彙整所有論點來做總結,並再次聲明當初緒言所提出的前提。
您也可以將該文章架構想像成一個歷程,緒言陳述目的地,後續段落是通往結論目的地的途徑,該途徑不一定是一直線,可能會有些繞路,但是終點不變。
假設文章主旨為鼓勵社會女性多喝牛奶以防止骨質疏鬆;緒言後,文章將展開骨質疏鬆的說明,包含骨質疏鬆的定義、症狀及因素,此時提及咖啡等酸性飲料的飲用會造成並加重病症。
接下來,可提出減緩骨質流失的方法:因為咖啡會加重骨質的流失,建議減少咖啡的飲用,不讓病況惡化,再另外建議增加鈣的攝取,並解釋鈣對骨質的作用,還有建議需攝取多少牛奶才可抵銷多少咖啡、多少牛奶才能夠補充先前已流失的骨質。最後文章的結論是如何喝牛奶以防止骨質疏鬆的正確方法。
文章架構的重要性
未依循以上架構的文章,也就是緒言沒有清楚聲明前提的文章,之後提出的論點都有可能造成讀者的疑惑,比如「為什麼會提到這個?最後的結論是什麼?」。
文章的開始是骨質疏鬆的介紹,然後描述社會女性中喝咖啡的盛行率,又陳述該群組喝咖啡的習慣;經過了這麼多內容,文章主旨都還未被表達,也許這篇文章形容的是咖啡店普及率與骨質疏鬆的關係呢!
那如果將A=B, B=C, A=C 顛倒成為「A=C,因為 A=B, B=C」呢?
A=C一開始提出,滿足了將前提寫入緒言的要求,也讓作者繼續使用習慣的邏輯途徑。但是這樣的論點形式還是過分簡單,無法完整呈現現實的灰階。現實較常表現出「A=B」或「A 有時候等於B,但有時後等於D」的狀況。若堅持 A=B, B=C, A=C 的形式,就必須忽略部分的訊息,論文的接論也因此會失去可靠性。
總結
一篇寫得好的文章是要有目的性的,讀者應該能夠期待接下來的內容。
論文不是懸疑故事,不應該等到結論才揭曉主旨。論文是一個主義的示範,如示範片,必須事先顯示成果,觀眾才可以理解該示範中每一步驟的意義。
作者也應記得自己是最熟習論文內容的那一位人物,讀者就算是指導教授或是論文評審,都沒辦法猜測作者的想法,而必須被一步一步引導至論文的結論。
希望我們的英文寫作、英文文法教學及論文期刊投稿指導文章有幫到您!
若有英文編修需求,請試試我們的免費300字試用服務,華樂絲英文編修品質絕對會讓您滿意:
部落格分類標籤: 論文架構
訂閱電子報
提供英文文法、中英翻譯、英文寫作技巧以及碩博士生涯規畫等,專為台灣碩博士生與研究者量身打造的學習內容。每週自動寄送至您指定的Email信箱,隨時都能取消訂閱。
超過 315,000 名中港台碩博士生與研究人員訂閱
華樂絲服務項目
文章搜尋
文章分類
演講活動
2020.11.27 -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
2020.11.19 - 工業技術研究院 |
2020.11.17 - 國立臺灣大學 |
2020.6.16 - 工業技術研究院人力處 |
2020.2.6 - 國立交通大學產學運籌中心 |
邀請Dr. Steve Wallace演講 |